員山子分洪工程完成後,可控制全台最大暴雨中心火燒寮及流域18%面積之雨量,並可避免徵收中、下游汐止地區大量私地與橋樑改善,將基隆河上游200年頻率洪水分洪至東海,一旦基隆河水位逼近六十五公尺,就是啟動員山子分洪機制的時機。員山子分洪隧道建於台北縣瑞芳鎮,其以上之集水區面積約90平方公里,該隧道設計最大分洪量為每秒1310公尺,可有效減少下游洪水量,降低下游洪水位。攔河堰、分流工程及隧道入口位於台北縣瑞芳鎮瑞柑新村,隧道出口位於海濱東北方約1公里處。整座隧道含暗渠全長約2.8公里,其隧道直徑12公尺,員山子分洪計畫所需總經費約為75億元。
分洪隧道入口的前池主要功能是降低洪水入隧道時對隧道結構衝擊波,並將洪水中夾帶有質量較大的石頭掉入前池不會進入隧道。分洪隧道出口呈喇叭形狀放大主要為分散洪水排出時對隧到出口結構面的衝擊應力,而出口消波塊避免放流排洪時排出的洪水直接衝擊到海床。隧道工程以滿管輸水為原則,非滿管輸水中不斷被擠壓滾動的氣泡就如小鋼珠般敲擊隧道面,不久蜂窩狀表面與條痕狀表面就會形成。我想這部份河海工程系的同學應該比我清楚,他們就是這方面的專業。
示意圖:
入口:
出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若有任何建議歡迎留言詢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