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華的星巴克分店指數經濟學。
美國商業週刊專欄提出一個星巴克分店指數的觀念,一個國家星巴克店數與這次金融危機受傷比例是成正比的。例如英國全國總共有689家星巴克,而倫敦就有256家,除此之外韓國和西班牙都是星巴克很多的國家,受傷就很嚴重。而非洲就比較少星巴克,只有三家,中南美洲巴西也只有14家,受傷就比較少。
背後的原因在於星巴克的擴張與國家的房地產成正比的,當一個國家房地產很旺的時候,這個國家就會不斷不斷擴張。像英國這幾年都不斷把房地產炒熱,炒到最高點,星巴克也隨著景氣一家一家分店開,然後幾年後像美國房地產掉下來,星巴克也逐漸減少分店數。也就是星巴克的店數與房地產過熱是成正比的。
經濟學對很多人來說都是索然無味,但近幾年經濟學家適圖用一些我們日常生活可以感受到的現象,來解釋現象背後更大的經濟學原因。像是「大麥克經濟指數」就是一個例子,各國麥當勞都有一個叫大麥克,賣的產品都是一樣的,但售價是不一樣的。因此「大麥克經濟指數」可以用來評估「購買力的平等」,理想狀況下,各國匯率都是固定,於是換算下在各國家買大麥克的錢是一樣的。當然這是理想,事實上是沒有達到的,大麥克在美國只要3.57美金,在挪威要7.88美金,在馬來西亞只要1.70美金,購買力不平等,也就是匯率還沒達到理想市場狀況下。
另外就是從女生裙子長短來判斷一個國家經濟指數。1920年華頓商學院有位經濟學家認為不景氣的時候裙子會變長,因為那時代穿絲襪是奢侈品,所以女生都會穿長裙。這些年來也有不少經濟學家認為不景氣時安全感比較低,可以藉由長的裙子來達到自我保護。像最近的米蘭時裝週,裙子都非常長,也跟現在全球經濟不景氣有關係。另外一派經濟學家認識不景氣裙子會變短,因為不景氣沒錢回買其他衣服,於是藉由短裙來展現自我的身材。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若有任何建議歡迎留言詢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