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2月12日 星期三

工程語言轉換者

在社會上絕大多數的人都認為學電腦的人只能跟機器溝通,無法和人溝通。這是社會大眾普遍的觀念,但這的確也是一個事實。就我認識學電腦的人都是這樣。電腦工程師有個特徵,就是做事很專心,平常很少說話。跟他們說話若不主動找話題,大概很快就會冷場。而且冷場他們就做自己的事,似乎很不喜歡講話。尤其他們不喜歡跟人家講重覆的話,他們會不高興。

一般人會認為電腦工程師跟他們講的話,他們都會聽不懂。因為電腦工程師有一個科學的頭腦,又加上唸的東西都是很科學,不是對就是錯,沒有「通容」。因此工程師們講的「工程語言」只能在電腦界大家互相溝通,但在現實社會中,是沒有人聽的懂的。也因為他們無法和人溝通,就成為一個特殊族群。尤其在打電腦時,不喜歡被打擾。

於是很多人常常找我去做「翻譯」官,畢竟大家認為我比較「人性」,可以做為一般人與工程師之間的溝通橋樑。因為我會講一般語言,也會講工程語言,還會和電腦溝通的程式語言。於是我就扮演「工程語言轉換者」的身份,負責幫一般人翻譯工程師所講的語言,或是翻譯工程師的語言給一般人聽。

若沒有跟電腦工程師講過話的人其實都不知道,電腦工程師講的語言是一種「術語」。例如以前大學我們資訊系同學要吃飯,有家餐廳賣甲套餐和乙套餐,某外系女生問資訊系男生,兩個套餐差在那裡?男生回答:兩個套餐「預設值」都是三樣副菜,只是主菜不同而已。這種對話怪不得會把女生嚇跑。或是習慣「倒裝句」法,當有人問路會回答:前面十字路口,在紅色建築物旁邊,然後右轉。其實真正講法是:在前面紅色建築物旁邊的十字路口右轉。讓問路人更是聽都聽不懂。所以會發現,資訊系學生講的「人話」一般人是聽不懂的。

剛進入資訊領域的人還不會這樣,但久了一定會變成跟「電腦」一樣,甚至想像自己就是一台電腦,每天頭腦都在「康派樂」。有點像是「物以類聚」,跟電腦處久了,會變成像電腦般。有時候沒事,喜歡抱一本工程數學在算(某女生說這是他男友的興趣)。

前幾期商週就報導,未來企業最需要的就是具有「善於溝通」的「轉譯者」,不僅能將工程師的工程語言轉換給其他部門的人聽,還能將其他部門或顧客的需求轉換給工程師知道。畢竟一家公司很大,跨部門的溝通協調更重要,於是「轉譯者」就是一個很重要的角色。於是愈來愈多公司開始注重跨部門的溝通,例如會在工程部安排一位社會系員工,在行銷部安排一位生技系員工。

像一般電腦公司,會有業務專門對客戶簡報,但業務不寫程式。所以業務傳達客戶的需求,有時候和工程師溝通不良,造成後續常常要修修改改的。但也不能直接請工程師去做簡報,因為工程師的語言可能會讓客戶聽不懂。所以能結合這兩種能力的人固然很重要。

至於我不只能直接與顧客溝通,也能和機器溝通。常常被大家做為「工程師翻譯員」,開會常常把我找去。這也是學電腦的人很重要的「與人溝通能力」,千萬別變成只能跟機器溝通、對螢幕傻笑的怪人。最重要的還是回歸於「人本」,凡事以人為出發點,才是主要之道。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若有任何建議歡迎留言詢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