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6月9日 星期一

不要瞧不起貧困生

貧富差距就像年齡、性別那樣是不可避免的,但若是以這種標準來區別人的不同,這種就是所謂的「歧視」,讓人與人之間格格不入。人與人之間惟有互相包容、尊重,才能化解這種歧視、跨越任何差異。大學是一個小型的社會體系,一定會有「窮學生」與「富學生」,「富學生」絕對不要瞧不起「窮學生」,「窮學生」也不用自卑。家庭出身是不能選擇的,我們必須面對這個現實。但也不能因為家境不同,而互不相往來。同學之間常常會互相嘲弄對方是「有錢人」,但這是一個事實,那代表「富學生」行為已經觸碰到「窮學生」的敏感神經了。因為這個世界上本來就是不平等的,有些人可能長期處在物質缺乏的環境中,又覺得己不如人,自然會對「有錢人」有所羨慕與嫉妒。因此要將心比心,「富學生」儘可能不要在「窮學生」面前炫耀自己的,儘量收斂。人與人之間相處是反射性的,你怎麼對待別人,別人就怎麼對待你,所以要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

「富有」有三種,一種是「有錢」,第二種是「有時間」,第三種是「有想法」。「窮學生唸私立,富學生唸國立」這只是一個統計的結果,並非一定會這樣子。不過基本上經濟較富裕的家庭,的確會想要去教育,家教、習慣與環境影響,會造就不一樣的孩子。而窮學生本身家庭三窮又加生活習慣不好(愈窮愈愛看電視),就會對孩子產生不良的影響。金錢充裕的家庭,能給孩子的資源也就豐富,也就有推動孩子學習或者做許多事情的動力。但是金錢不充裕,孩子不只在經濟上有著壓力,也會有著自卑感,處理事情可能就比較冷漠。這就會造成不同性格的人,也因此「窮學生」與「富學生」常常格格不入,就是性格上差異太大,進而影響到人際關係的發展。

愛因斯坦說:「最大的財富,不是你擁有什麼,而是你貢獻了什麼。」不管是「窮學生」還是「富學生」,都能用這句話互相勉勵。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若有任何建議歡迎留言詢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