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5月12日 星期一

西瓜

上星期值班完後,蒙阿姨送了一顆西瓜和兩支玉米給我,我吃了一支玉米,另外一支給學弟吃。但西瓜比較頭痛,因為沒有工具可以處理。但我還是很克難的處理掉了。

想當年...(故事開始)

在學校住宿很辛苦,沒有冰箱,水果不冰隔天就發霉,因為很潮溼。但又不能幾星期都不吃水果,然而學校卻沒有賣水果,要吃水果必須坐公車到臨近的萬家福或魚市場那才可以買到「不怎麼新鮮」的水果。

買水果不能買「一支香蕉」、「一顆柳丁」、「一粒芭樂」的,所以都買要一些數量。為了保鮮,我們就很克難地用盒子罩著,上頭蓋一層溼抹布,仿效早期那沒冰箱年代的方法。

如果要加熱食物的話,因為沒有瓦斯爐那些東西,但有飲水機的熱水。於是就大桶子裝熱水,小桶子裝食物泡在裡面,約換兩次水就可以加熱食物。

另外就是沒有沙拉脫,若要洗油的杯碗,則用熱水沖幾次再泡幾次,因為熱水可以融油,就可以油給沖乾淨了。

早期宿舍沒冷氣,夏天到了則拿扇子扇,遇到蚊子則燒蚊香。當然也沒有電蚊拍這種東西,都是自己打的。

而宿舍不是每個人都有電腦,沒電腦的人要寫作業都要去計中或系電腦教室寫,而且會安排學長姐可以問問題。但晚上十一點前就關門了,所以那時候沒有人在熬夜「打電動」。應該說那時候的電腦配備很不好,連載入個Word都有問題,更何況還可以打電動?

再來是那時候講電話要排隊等公共電話的,要跟女朋友綿延蜜語是不可能的。而我的IC電話卡常常出問題,每次都在一樓二樓跑來跑去的,試那台電話可以打。

另外晚上大家的休閒活動就是在交誼廳大家打打牌,或是討論功課,因為沒什麼事,十二點大家就去睡了,不睡的話也找不到人可以玩。很少人在玩電腦,大家的休閒活動不是打球運動,就是參加社團活動。要不然就是讀書會之類的在餐廳討論功課,要不然就是晚上大家在堤防邊走一走。宅在宿舍的就打牌或聊天。而且沒電視可以看,因為連廣播都收不到,所以都自己聽自己的錄音帶。

話說以前課沒現在那麼多(沒有實習課、補強課、勞動服務......等),所以課業壓力不會很重,每天把筆記看一看,把功課寫一寫,大一就可以很輕鬆歐趴。

那是一個物資缺乏的時代,不少人是用二手書或是去圖書館借書,另外就是影印書。像我只買了二手普物、二手微積分,另外學長送一本離散之外,就沒有其他書了。而程設根本沒買書(甚至根本沒去上課),還是High趴。

對了,那時候的烘乾機十元可以烘50分鐘,後來逐漸變成45分鐘、40分鐘、30分鐘(現在),一直在「漲價」。不過早期的烘乾機很爛,烘了50分鐘衣服還不會乾,烘100分鐘衣服會燒焦,而且還會被公幹,因為烘乾機和洗衣機各只有一台,所以大家都是晾乾衣服的比較多。

另外沒有公用吹風機,宿舍內又不能用,頭髮就擦一擦自然乾,畢竟那時候不流行什麼和風髮型。

再來是沒有宵夜部門,只有24小時營業的OK(全家之前)。

浴室沒有蓮蓬頭,噴水孔在牆上,要自己去「瞄準」。熱水有限制時間,不在規定時間內用是沒有熱水可以洗澡的。

早期大家都早睡早起,學校不會限制關燈時間,大家功課都不錯,沒聽說過有人因為玩「網路遊戲」被二一退學的,畢竟那種遊戲還沒問市,更沒有聽說有人熬夜打電動暴斃。所以那時候大家都很「健康」。

回過頭來看現在的宿舍,實在進步太多了,甚至比家裡還舒適。因此學校推廣「健康宿舍」讓同學回歸傳統正常作息,沒想到遭到同學反彈。我這個過來人看來,實在很難理解同學們的反應。

西瓜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若有任何建議歡迎留言詢問